国丰(福建)农业投资有限公司
加入收藏

傅山真迹,赖家“禅茶”台屏

发布时间:2019-09-24 15:48 文章来源:{admin}

傅山真迹,赖家“禅茶”台屏

        世代珍藏在赖氏家族的一幅“禅茶”台屏,其作者为傅山(明末清初"六大师"之一)。远山祥云,流泉林下,小童扇火,茶韵袅袅,虽寂静空灵,却充满生机,画面禅境自然,两叟对酌,品茗论道,心中充满禅喜之情令人遐想无限...... 

        傅山(1607—1684)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思想家,集文学、医学、书画于一身。清初他出家为道,居于寺庙研究佛学数十载。是“儒、释、道”兼容并蓄的传奇人物。傅山在佛学上造诣颇深,他认为佛学理论探索真知,对世间道理的理解看的透彻。因此,在他的作品中融入大量佛学思想,二者达到水乳交融,营造出玄妙意境,平添了奇异色彩。赖家禅茶图便是如此。

        傅山先生赠送赖家先祖的“禅茶”台屏,提拔“品茶论道”。将“禅茶一味”释解为“苦、静、凡、放”的思想,随这精致的台屏激励着赖家数代子孙,对“禅茶”的领悟和人生的理解。

        禅和茶当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禅茶一味”这个概念从表面上看就是禅和茶共同点的结合,与“儒茶一味”、“道茶一味”“味味一味”没什么区别。但往深一层想,你就会发现只有禅和茶结合时,才能释放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精华,才能使茶泡出更赋哲学理性的滋味来。禅与茶能如此紧密结合、相通相融,其信仰要素便是“苦、静、凡、放”。

        所谓“苦” 佛陀认为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因此佛法常劝人们应该懂得“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之理。于是,参禅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有苦后回甘,苦中有甜的特性,可让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且参破“苦谛”。茶性也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许慎《说文解字》云:“茶,苦荼也。”

        所谓“静” 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静。佛教坐禅时的无调(调心、调身、调食、调息、调睡眠)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为基础。佛教禅宗便是从“静”中创出来的。 可以说,静坐静虑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在静坐静虑中,人难免疲劳发困,这时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禅者最好的“朋友”。

        所谓 “凡”  茶本是百姓生活中的寻常物,与油盐酱醋一样是生活之需和待客之礼。茶长于山野,随处可得,喝茶不过是围炉烧水冲泡这么简单的事,谁都明白。而茶道的本质确实也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于是,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就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而已”,是再平常不过了。

        所谓“放” 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近代高僧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放下一切是放什么呢?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十八界都要放下,总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演仁居士有诗最妙:放下亦放下,何处来牵挂?作个无事人,笑谈星月大。

 

        禅中有茶,茶中有禅,人生如茶,茶如人生,茶性苦而后甘,回味后而淡定从容。自从宋代高僧园悟克勤禅师(1063—1135)提出“禅茶一味”禅与茶便形影相随。“不为名利动心而淡然处之”这是禅理核心,禅直指人心,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在生活的当下完成感悟,不为世俗所困“人到淡处品质高”。茶的本性是冷静的,而禅是思索的、理智的。处在纷繁复杂世间奔波的人们,在激烈竞争中拼搏的精英,都日益希求有一个定气凝神、安宁恬静的氛围,给自己一片反观自身或轻松自在的时空。这时用心泡上一壶茶,用心去品一口茶,就能得到无法言喻的当下宁静,这是其他任何事都无法比拟的。

        作为物质的茶,已被全世界认为最具保健意义的饮品,而饮茶作为一种精神,它又包含着禅学哲理和各民族的文化载体,影响人们的思想和道德。没有禅茶一体,如何解得喝茶人娴雅、悠扬、自在、坦荡而深厚的处事态势,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境界,是真正的从容不迫。

        赖家“禅茶”台屏相传至今已逾350年,赖家代代遵从“感悟禅茶,自悟自得,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祖训契悟大道,怡情养性,以“平常心即道”“道即专心专业”的精神,体会“禅茶一味”的理趣,感受事实上的茶道之魂而大力弘扬中国博大精深茶文化。特别是赖茶第四代传人,将“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的理念融入赖茶、赖氏红茶,让人们与茶结缘,将人品与宗教情操、艺术修养、社会生活融为一体。

        禅茶本一味,赖茶、赖氏红茶以“清”为本,从清味品禅理;以“淳”为源,从淳茶悟人生。以茶论禅,参禅悟道岂不相得益彰。

        品至清至淳的茶,悟至灵至静的心,是禅茶一味也!


中国赖茶网  网站地图  
闽ICP备11026541号-4   地址:福建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40号国丰农业(原供销干校大院) 联系QQ:3241618871 电话:0593-2753456
友情链接:
中国赖茶网